多动症

多动症孩子症状全解析:从核心表现到隐蔽信号,家长必知识别指南

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总有几个孩子像“永动机”般停不下来;小学课堂上,也常出现注意力涣散、频繁打断老师的学生。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信号。多动症并非简单的“调皮捣蛋”,而是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

家长 症状 多动症 共病 共病信号 2025-09-30 02:46  1

8岁孩子多动症教育要点有哪些?

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和多动等症状。对于8岁的儿童而言,这个年龄段正处于学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阶段,合理的教育策略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还能促进其健康成长。本文将从多动症的认知、行为

教育 多动症 adhd 多动症儿童 个别化教育 2025-09-28 23:59  2

从“焦虑崩溃”到温柔接纳:一位妈妈与ADHD儿子的共生之路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往小了说,会让孩子没法集中注意力、管不住自己,往大了说,影响孩子学习、社交、情绪等多个方面。但可惜的是,小时候,多动症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孩子性格活泼、比较皮,很多都是等到上了小学,学习和社交都出现了问题,

妈妈 多动症 adhd 自闭症 阳阳 2025-09-27 11:11  2

多动症孩子重获专注力

9岁的浩浩是一名三年级学生,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他上课时难以安静坐着,经常打断老师讲课,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经过专业评估后,浩浩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系统性康复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多动症 adhd 专注力 根结 面诊 2025-09-26 08:57  2

识别多动症的 7 个危险信号,发现请及时就医!

多动症(ADHD)作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若能在早期识别并干预,能极大降低对孩子学习、社交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但很多家长因缺乏认知,常将孩子的异常行为误认为 “调皮”“不听话”,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以下 7 个 “危险信号”,若孩子持续出现,需警惕多动症

多动症 玩具 文具 量表 智力 2025-09-23 17:40  4

一年级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吗?

“老师说孩子上课总走神,坐不住,是不是有多动症?”—— 这是很多一年级家长的焦虑。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少孩子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但这并不等于多动症(ADHD)。一年级是注意力发展的关键过渡期,需结合孩子的生理特点和行为表现,科学区分 “正常注意力

多动症 adhd 课堂秩序 年级 拆分 2025-09-22 17:50  2

儿童多动症——营养干预指南

一、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患病率约占学龄儿童的6.26%,我国约2300万儿童受其困扰。其病因复杂,是遗传、神经生物学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遗传与生物学因素遗传易感性:ADHD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

儿童 多动症 adhd 儿童多动症 血铅 2025-09-22 01:19  2

我外甥的多动症“攻坚战”:推拿针灸加体能,终于盼来曙光

家里有个多动症的娃,那种操心劲儿真不是外人能体会的。我姐家儿子小宇(化名)上一年级时,问题彻底摆到了台面:上课坐不住三分钟,要么抠橡皮要么戳同桌,老师讲课他接话茬,作业磨到半夜还写不完,脾气还急,一点小事就哭闹打滚。带去医院检查,确诊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

多动症 体能 针灸 推拿 推拿针灸 2025-09-21 03:00  3

多动症孩子的6个真相,知道第3个的妈妈都哭了

不是不听话,是控制不了大脑刹车系统不一样不是故意捣乱,是神经发育差异理解和接纳比训斥更重要2、专注力只有15分钟不是态度问题,是生理特点短时多次学习更有效强迫坐2小时反而适得其反3、每个A娃都是折翼的天才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热情洋溢充满活力只是还没找到绽放的舞台4

妈妈 多动症 adhd 育儿 创造力 2025-09-19 15:30  2

江西11岁女孩吃专注达改善多动症,2年后入院,医生怒斥家长无知

2017年,11岁的林可馨是江西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父亲是一名公交司机,母亲在社区诊所做护士,虽然家庭条件算不上宽裕,但生活安稳,父母也一直给予女儿尽可能多的关心。然而正因为过度照顾,林可馨逐渐养成了逆反心理。老师布置的作业,她常常故意拖到最后一刻才写,父母的叮

医生 江西 家长 女孩 多动症 2025-09-20 18:27  2

多动症药物治疗的真相:副作用大吗?会成瘾吗?家长必看

提到多动症(ADHD)药物治疗,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 “怕副作用”“怕孩子成瘾”,甚至因此拒绝用药,导致孩子症状延误干预。但根据《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规范的药物治疗是 6 岁以上多动障碍患儿的一线方案,其安全性远被误解夸大。本文结合临床数据,拆解家长

家长 治疗 多动症 副作用 哌甲酯 2025-09-19 17:45  7